2008年7月26日星期六

井田制

井田制
一般认为,夏、商、西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孟子曾对井田制做过理想化的描述,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当然,「井田」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实际上它的土地分配形状不可能像孟子说的那么方整划一。不过,孟子所指出的「公田」与「私田」之分,确实是井田制的一个本质性的特征,由此便相应地产生了井田制下特定的赋税力役形式,孟子称之为「助」。助又称藉。「藉,借也,借民力而耕公田之谓也。」,因此,井田制又被称为藉田制。「同养公田」就是最早出现的土地税形式,国家从公田上所得的农产品就是税物。也就是说,劳动者在公田上应役也就是纳税。所以汉人许慎在说文中将「藉」字迳释为「税」是有道理的。自西周末年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犁耕的逐渐推广,个体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的农业税形式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出现了「民不肯尽力于公田」的现象。结果放眼望去,公田到处杂草丛生,生产效益明显下降。这大大减少了政权王国的财政收入,也严重损害了各级贵族的经济利益。贵族们不得不放弃「借民力以治公田」的剥削方式,另寻途径,周宣王即位后「不藉千亩」(不举行藉田仪式)界是一个明显的转变信号。
春秋战国时期,以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制度先后在各国确立。这从当时政治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可以得到反映。例如孟子在劝说齐宣王施行仁政时,就要宣王以扶植个体小农经济为跟本措施,并且对小农家庭的农副业生产规模与温饱的关系作了描述,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无饥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又如魏国在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进行变法,李悝为了宣传他的改革主张,为个体小农田收入以及纳税、衣食等各项开支算了一笔帐,指出:
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栗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栗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余千五拾。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为与此。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 (《汉书‧食货志上》)总之,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的广泛出现,是春秋战国以来以私人占有土地为征税对象、按亩计征实物的土地税得以确立。

商 纣

商 纣


商 纣

商朝最后一任君王。名辛,为帝乙的儿子,史称为纣王。筷子的发明者,曾平定东夷,使中原文化逐渐传播到长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国统一的规模。虽材力过人,然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周武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商者八百;战于牧野,纣军败,自焚于鹿台。

商纣妃:妲己

伊尹书

伊尹书
玉函山房辑佚书.道家书目

《伊尹书》一卷,商伊挚撰。《史记.殷本记》云:「伊尹名阿衡,欲干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说汤,致干王道。」案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初力牧之后曰:「伊挚耕于有莘氏之野」是伊尹名挚也。诗商颂长发郑康成笺「阿倚也,衡平也,伊尹,汤所依倚而取平,故以为官名。」是阿衡乃伊尹官号非名也。孟子辨伊尹割烹要汤之事,云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云汤使人以币聘之;云汤三使往聘之,出处详明。如此何史迁误信战国游士之谈,而以为媵臣负鼎俎重诬之也。《汉书.艺文志.道家.伊尹五十一篇》注:「汤相」,又《小说家.伊尹说二十七篇》注其语浅薄,似依托也。隋唐志均不着录,佚已久。兹从《逸周书》、《吕氏春秋》、《齐民要术》、《刘向七略别录》、《说苑》、《尸子》等书辑得十一篇,其有篇目可考者五篇,余俱收入杂篇,录为一帙。四方令、区田法及论公卿大夫列士体国经野,与周公规模不异。本味一篇,要即盐梅和羹之旨,而以奇伟之笔出之,不知者遂以割烹傅会,而有庖人酒保之枝辞也。至于九主之名及阻识贡之策,与战国术士语近,殆所谓依托者乎?今亦不能区分,统裒一编,依班志入道家云。历城马国翰竹吾甫。
四方令(逸周书曰:「伊尹朝献商书不,周书录中以事类来附。」)
汤问伊尹曰:「诸侯来献,或无马牛之所生,而献远方之物事,实相反不利。今吾欲因其地势所有献之,必易得而不贵,其为四方献令。」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九夷、十蛮、越沤、鬋文身,请令以鱼皮之鞞、●鱼则之酱、鲛瞂、利剑为献。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王毒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正南昆仑、狗国、鬼亲、枳已、闟耳、贯胸、雕题、离丘、漆齿,请令以丹青、白旄、纰罽、江历、龙角、神龟为献。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貌胡、戎翟、匈奴、楼烦、月氏、孅犁、其龙、东胡,请令以橐驼、白玉、野马、騊駼、駃騠、良弓为献。」汤曰:「善。」(《逸周书.王会解》)

本味  
汤得伊尹,祓之于庙,爝以爟火,衅以牺猳。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汤曰:「可对而为乎?」对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羶,臭恶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羶,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集韵》入声十九铎镬嚄注引伊尹曰:甘而不食肙,肥而不镬),酸而不酷(顾野王玉篇目部口乐字注引伊尹曰:酸而不口乐),辛而不烈,澹而不薄,肥而不月侯。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隽觾之翠,述荡之掔,旄象之约。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鱼之美者:洞庭之鱄,东海之鲕。醴水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雚水之鱼,名曰鳐,其状若鲤而有翼,常从西海夜飞,游于东海。菜之美者:昆仑之苹,寿木之华。指姑之东,中容之国,有赤木玄木之叶焉。余瞀之南,南极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阳华之芸。云梦之芹。具区之菁。浸渊之草,名曰土英。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鳣鲔之醢,大夏之盐,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长泽之卵。饭之美者:元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秬(许慎《说文解字》禾部秏字注引伊尹曰:饭之美者,元山之禾,南海之秏。《集韵》去声三十七号秏字注同。)。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摇水;白山之水;高泉之山,其上有涌泉焉,冀州之原。果之美者:沙棠之实;常山之北,投渊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箕山之东,青鸟之所,有甘栌焉(《史记.司马相如传》司马贞索隐应邵曰:伊尹书云箕山之东.青鸟之所,有卢橘夏熟。);江浦之橘;云梦之柚。汉上石耳。所以致之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非先为天子,不可得而具。天子不可彊为,必先知道。道者止彼在己,己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则至味具。故审近所以知远也,成己所以成人也。圣人之道要矣,岂越越多业哉!」(《吕氏春秋.本味篇》)
先己汤问于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伊尹对曰:「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可取,身将先取。」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此之谓真人。昔者先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吕氏春秋.先己篇》)
九主  
伊尹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史记.殷本记》),九主者有:法君、专君、授君、劳君、等君、寄君、破君、国君、三岁社君,凡九品,图画其形。(刘向《七略别录》)

伊尹

商 伊尹

名挚,是有莘氏在桑树林拾到的弃儿,因其养母住在伊水边上,所以以水为氏。虽然伊尹身材短小,面庞不出众,但足智多谋,聪明异常,志向远大,当时夏王桀暴虐残忍,滥用民力,鱼肉百姓,田地荒芜,民不聊生 。伊尹看出夏朝气数已尽,于是用自己高超的烹调手艺,接近商汤劝他高举义旗取夏桀之位而代之。商汤和伊尹相谈后,顿觉相见恨晚,当即命伊尹为「阿衡」(宰相),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壮大,想进攻夏桀。伊尹建议商汤停止向夏桀进贡,看夏桀如何动作,以探测夏桀的实力。

夏桀果然非常愤怒,征调九夷的兵力,要来伐商。伊尹当即劝商汤说﹕夏桀还能调动兵力,我们伐他的时机还未成熟。于是,商汤又向夏桀进贡。当伊尹看到时机成熟时,又一次停止向夏桀进贡,但因为夏桀的暴行,这次,他未能调动军队了,于是伊尹就向商汤建议起兵。商汤很快就打败了夏桀的军队,把夏桀流放到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诸侯一举拥戴贤德的商汤为「天子」建立「商朝」。商汤和伊尹紧密合作,励精图治,爱护百姓。受到百姓的爱戴。

商汤逝世后,伊尹辅佐他的后代,直至商汤的孙子太甲为商王时,太甲暴虐乱德。三年以后,伊尹把太甲放逐到桐宫,亲自摄政,接受诸侯的朝拜。帝太甲在桐工住了三年后,悔过自责,改恶从善,于是伊尹把太甲接出来,还政给他,自己告老还乡,太甲返位后,发扬商汤的德政,勤俭爱民,史诸侯归附,社会安宁。

伊尹逝世后,帝沃丁(太甲的儿子)以天子之礼葬之。

史记--卷三 殷本纪 第三

史记--卷三 殷本纪 第三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
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作汤征。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房,作女鸠女房。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汤曰:「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 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啬事而割政』。女其曰『有 罪,其奈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有众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女毋不 信,朕不食言。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无有攸赦。」以告令师,作汤誓。于是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
桀败于有娀之虚,桀饹于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飐,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报。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汤归至于泰卷陶,中纻作诰。既绌夏命,还亳,作汤诰:「维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罚殛女,毋予 怨。』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百谷。三公咸有功于民, 故后有立。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有状。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国,女毋我怨。』」以令诸侯。伊尹作咸有一德,咎单作明居。
 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适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甯。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襃帝太甲,称太宗。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 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殷复兴,诸侯 归之,故称中宗。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隞。河亶甲居相。祖乙迁于邢。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仲丁书阙不具。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为帝河亶甲。河亶甲时,殷复衰。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帝祖乙立,殷复兴。巫贤任职。  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为帝沃甲。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为帝祖丁。帝祖丁崩,立弟沃甲之子南庚,是为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阳甲,是为帝阳甲。帝阳甲之时,殷衰。  
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帝阳甲崩,弟盘庚立,是为帝盘庚。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盘庚乃告谕诸 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甯,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 汤之德也。  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塚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 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 姓之,号曰傅说。  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祖己乃训王曰:「唯天监下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 中绝其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附命正厥德,乃曰其奈何。呜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继,常祀毋礼于弃道。」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训。 
 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帝甲淫乱,殷复衰。  帝甲崩,子帝廪辛立。帝廪辛崩,弟庚丁立,是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  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于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益衰。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 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 其中。慢于鬼神。大勣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 鄂侯争之彊,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 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
。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王子比干谏,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及西伯伐饥国,灭 之,纣之臣祖伊闻之而咎周,恐,奔告纣曰:「天既讫我殷命,假人元龟,无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维王淫虐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不 迪率典。今我民罔不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今王其奈何?」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曰:「纣不可谏矣。」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 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 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 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 大说。于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而封殷后为诸侯,属周。
  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
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曰,殷路车为善,而色尚白。  
【索隐述赞】简狄吞乙,是为殷祖。玄王启商,伊尹负俎。上开三面,下献九主。旋师泰卷,继相臣扈。迁嚣圮耿,不常厥土。武乙无道,祸因射天。帝辛淫乱,拒谏贼贤。九侯见醢,炮格兴焉。黄钺斯杖,白旗是悬。哀哉琼室,殷祀用迁!

商朝疆域势力图

疆域 商朝势力图

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东北达到辽宁省,南至江南一带(不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为当时世界上一个大国,但主要治理区域还是中原一带。始都亳,曾多次迁移,后盘庚迁都殷(今河南省安阳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称为殷。


政治

商王朝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机构。中央分设管理政务的卿事寮和主持祭祀的太史寮二大机构。地方用侯、邦伯加强各地的统治,还有大批宫廷侍卫。同时商朝王室还掌握有大批武器和军队,贵族还设立了残酷的刑法和监狱。另外,还使用宗教观念来巩固其统治地位,商王甚至自称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把神权和王权结合起来。


经济

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可以使用多种谷类酿造酒,已经可以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和烧制白陶。由于交换的发达,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城市,是当时世界上文明发达的国家,由于商王朝商业的发达,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往来很多,今天商人一词,源自当时周边国家对商朝国人的称谓。农业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农田有比较整齐的规划,农田作物种类有黎、粟、稻、麦,发明了中耕;有蚕桑经营,纺织业有所发展;商代除有六畜外,还驯养了象,畜牧业相当发达。(Urspr.d. Weizens verm.Gebiet des Goldenen Halbmonds)


科学技术

商代开始初步掌握了冶铁技术,制陶业、商业也很兴盛。商代甲骨文的发掘证明,商代的文字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天文历法比夏代进步,天象学上也有新的发现,人们发现了火星、彗星,此外还有数学和疾病的记载,音乐的成就很大,出现了专习音乐、舞蹈的乐人;雕塑是商代工奴们最突出的工艺成就。


重要人物

* 伊尹


商代的王制

商代政权由子姓王族所掌握,王族分为两组,一组谥称以甲乙为主,一组谥称以丁为主,两组互相通婚,轮流继位执政。王位多传于另一组的下辈,有时也传于同组内的同辈。王位以此互传的方式,从而在两组之间祖孙隔代继承。剧卜辞研究,商王室父叔舅皆称父,子甥侄皆称子。亲堂表兄弟皆称兄弟,所谓父死子继,实质为舅死甥继,王位传于另一组。至于兄终弟及,王位保留在一组,似为特殊安排。


学者相信,商王族分为分甲乙丙丁等十个祭仪群,这些祭仪群是政治单位,也是互相通婚的单位,地位与政治力量各有高低,其中以甲乙丁三者势力最大。十群彼此结合,归属两大组,以甲乙为主的一组包括戊己,以丁为主的一组包括丙,可能也包括壬癸;庚辛不明。王位不得在同一群中相传,必须在各群之间传递(传于另一组或同组内的另一群),而且传于同组中只能由同辈继位,传入另一组才能由晚一辈承继。君主由王族/贵族会议辅政,A组领袖为王,B组领袖则为其副手,王位传承由会议选定,中间可能涉及权力斗争甚至流血政变,母族的地位也可能是一有力因素。各群间互相通婚,似乎有理想的婚配组合(如辛娶壬、癸娶甲),却不见得有严密的成规。

商朝历史

商朝历史
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四方诸侯纷纷背叛。前1600年左右,商部落首领汤联合其他部落消灭了夏王朝,商朝建立。商始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夏亡后都城西迁,仍称亳(今河南偃师)。
商汤立国后,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在贤臣伊尹和仲虺的辅佐下国力日益强盛起来。终于在鸣条之战击败夏桀,建立商朝,建都于亳。商汤死后,因其子大丁早死,由大丁之弟外丙继位;外丙死后,其弟仲壬继位;仲壬死后,又以大丁之子太甲继位。太甲即位三年,因暴虐无德被伊尹放于桐宫。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迎回太甲并还政。后世权臣废立皇帝称“行伊尹、霍光之事”。
商代前期多次迁都,在成汤时,曾建都于郑亳(地点尚存争议),到盘庚在位时,约在前1300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并固定下来,从此商朝也称殷朝。盘庚迁殷以后,商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直至武丁即位以后,商四出讨伐,征服了周围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商朝达到全盛时期。
武丁死后,商朝逐渐衰落。商代最后一个王帝辛(商纣王)对开发中国东南,对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很大促进;但由于连年发动战争和大规模建造琼宫瑶台,大大耗费社会的人力与资财,促使社会矛盾激化,周武王联合羌、髳、卢等部落,共同伐纣,一直打到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奴隶们不愿为荒淫无度的纣王卖命,纷纷倒戈,牧野之战后,纣王自焚,商朝从此灭亡。周王朝建立。
周武王分封诸侯时,仍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邱,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

成汤

成汤
成汤,姓子,名履,又名天乙,其始祖是契(xie,谢),乃契第十四代的后裔,契父为帝喾。成汤初居于亳地(今河南省商丘县),在夏朝为方伯(一方诸侯之长),有权征讨邻近的诸侯。

网开三面 

 一天成汤外出游猎,看见郊野四面张著罗网,张网的人祝祷说:「愿从天上来的,从地下来的,从四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罗网!」成汤听了说:「嗳,这样就把禽兽全部打光了!」于是把罗网撤去三面,让张网的人祝祷说:「想往左边走的就往左边走,想向右边逃的就向右边逃。只有命该绝的,才进入我的网中。」
不久这事传扬天下,四方诸侯,同声赞说:「汤真是仁德到极点了,就连禽兽都受到了他的恩惠,真是一位仁民爱物,伟大至极的圣贤。」因而归服的诸侯,达四十六国。当时夏桀暴虐,生民涂炭,成汤上应天意,下顺民心,终于放逐夏桀在南巢,就在亳即位,国号为商。
  「人四面张网未必网得到鸟,汤去其三面,只留一面,则网到四十余国,不仅仅是网鸟而已。」  

成汤祈雨 
 
成汤即位后,连年大旱,五谷不收,民不聊生。于是成汤沐浴斋戒,修剪头发、指甲,乘著白马拉著的没有华丽装饰的车子,身上缠绕著白茅,作为向神祈雨的牺牲品,在桑林旷野中向神祷告,说:「我一人有罪不应该累及万民;万民有罪,罪在我一人。不应该由于我一人做得不好,使上帝鬼神伤百姓之命。」并在六件事情上进行自我责备说:「一、是因为我的政令有所不当还是由于我的管理不善吗?二、人臣失职、百姓失所吗?三、我的宫室太奢华吗?四、我的后宫妃嫔过多,贪图声色,或听用女人的话弄权乱政吗?五、天下贿赂的风气盛行吗?六、由于我用人不当,使得谗佞小人得势,毁善害能的人昌盛吗?有这些过咎,都是我成汤才德欠缺,领导无方的关系,祈请上天降罪给我,不要因我的罪过,连累百姓……。」成汤说这些话时,非常诚恳,感动了上天,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方圆数千里便下起了大雨。 

 原文: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及四方来者。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上者上。欲下者下。不用命者。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归之者四十六国。四十国归之。 

 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即位后。大旱七年。汤祷于桑林之野。以六事自责。曰政不节与。民失职与。宫室崇与。女谒盛与。苞苴行与。谗夫昌与。言未已。大雨数千里。

(殷本纪并纲鉴) 

 又:《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篇》记载有成汤以身为民祈雨的故事,其文曰:「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墨子》、《荀子》、《国语》、《说苑》等书中均有记载,内容也基本相同。

妲己

妲己
妲己是有苏氏的女儿.商纣王子辛的宠妃.
有苏国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济源县.王子辛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
他自幼聪明.能言善辩.当上王以后.他对外不断用兵.对内残酷压迫.而且奢侈荒淫.虽然妻妾成群.还要到处去寻求美女.当时那个有苏国对纣王不满.纣王便下令讨伐有苏.苏侯打不过纣王.只好献出美人儿妲己…..
纣王看见妲己杏眼桃腮.冰肌玉肤.喜欢得不得了.纣王对妲己倍加宠爱.终日带著妲己在鹿台饮酒作歌.他对妲己更是言听计从.当时妲己发明了一种桃花妆.就是用各种花瓣的汁液凝成脂粉.涂在面颊上.这种脂粉被称之为『燕脂』.所以.中国女性使用胭脂的历史大概自此开始.与妲己有关.纣王为了讨好妲己.
在京城南面建造了长三里.高千尺.被层层亭台楼阁包围住.里面养了许多珍禽异兽的鹿台.还有摘星楼.妲己喜欢歌舞,纣王令乐师师涓创作靡靡的音乐,下流的健蹈,在宫中朝夕欢歌。妲己伴著「靡靡之音」起舞,妖艳迷人。于是纣王荒理朝政,日夜宴游。
纣王还在卫州(今河南省淇县)设「酒池」,县肉于树为「肉林」,每宴饮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体追逐其间,不堪入目。九侯(封地在今河北省临漳)有一位女儿长得十分美丽,应召入宫,因看不惯妲己的淫荡被杀,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酱分给诸侯。妲己天生不爱笑,但不知为甚么.妲己听见人的惨叫声.就像听到刺激感官的音乐一样,反而会发笑.残暴的纣王为了博得妲己一笑.不惜滥用酷刑.草菅人命.
例如:射人.虎吃人.活开膛.炮烙等等….非常残忍.纣王的荒淫残暴激起了王公大臣的不满.可是他们敢怒而不敢言.公元前1039年.周武王乘机发动诸侯伐纣,在牧野(今酒南省淇县南)之战,一举灭商.纣王见大势已去.绝望地登上鹿台.引火自焚.
妲己也随后上吊自杀.亦有一说妲己被周武王掳走。

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
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叫纣,是一名荒淫残暴的国君。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供自己和宠姬妲己享乐。
他还设立了各种酷刑,百般残害群臣和百姓,使得天下离心,人们都想起来推翻他。那 时候,商朝西面渭水流域的周部落开始强盛起来。周部落首领周文王姬昌是一位有德行的君主,人们都纷纷来投奔他。
周文王看到纣的统洽非常腐败,就打算消灭商 朝。但是,在出兵讨伐纣王之前,周文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姬发做了部落的首领,史称周武王。武王决心继承父亲的事业,继续发展生产,训炼兵马,扩充周的势 力。当他感到时机已经成热的时候,就带领五万大军在盟津举行了讨伐纣王的誓师大会,联合各路诸侯大举进攻商朝。周武王的军 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离纣王的别都朝歌不远的牧野。
当时,纣王才慌忙拼凑了七十万人马进行抵抗。纣王的军队虽然人数很多,但是大半数是奴隶,他们 早已对残暴的纣王恨之入骨,抵达战场时他们就纷纷投降了周武王。结果,纣王被周武王打得一败涂他,逃到朝歌城中的鹿台上自焚了。
商朝灭亡了。周武王姬发建立了周朝,建都镐京。史称西周。

盘庚迁都

盘庚迁都
在成汤建立商朝以后的300年中,王族内部为了争夺王位,不断发生内乱,都城先后搬迁了四次,再加上黄河下游地区经常发生水灾,使商朝国力衰弱下来。
到了公元前十四世纪,盘庚继承王位做了国王。他为了改变这种不安定的局面,使商朝走出困境,决定把国都搬迁到殷,长期定居下来。但是,他的想法遭到了贵族们 的反对。那些贵族贪图安逸,不愿迁徙,还煽动百姓起来反对。盘庚是一个很有主见而且很能干的君主,为了迁都,他做了大量的动员和准备工作。他劝谕贵族和百 姓们说:"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安定我们的国家,这也是为了你们大家的利益。谁也不能改变我的主意。"终于,盘庚挫败了反对势力,把都城迁到了殷。迁都以 后,盘庚开始整顿朝政,百姓的生活亦安定下来,衰落的商朝再次兴盛起来。故此,后人又把商朝叫做’殷商"或"殷朝"。

成汤灭夏

成汤灭夏
到了公元前16世纪,夏桀成为夏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夏桀是一位有名的暴君。他欺压百姓,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过著荒淫无耻的生活,搞得天怒人怨
。当 时,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已经壮大起来。商部落的首领是成汤,他看到夏桀如此腐败,就决心消灭夏朝。于是,成汤表面上服从夏桀,暗中却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收 留背叛夏桀的部落。接著,他又找机会陆续收服了那些追随夏桀的部落。在降伏了各部落以后,成汤就乘势假藉上帝的旨意来动员将士,大举进攻夏朝。成汤在鸣条 打败了夏朝的军队,俘虏了夏桀,夏朝灭亡了。夏桀被流放到南巢,最后死在那里。
成汤于是建立了商朝,建都亳。

成汤解网


成汤解网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商朝开国始祖成汤,是位仁德的贤君,为人处事,上体天心,下顺民意。 

 有一天出游野外,看见猎人四面张布猎网,并向天祷告说:“从天空飞降,从地下出现,或从四方来的禽兽,都投入我的网里。”  

成汤见此情景,感叹地说:“猎人这样网罗捕捉,不只手段残酷,而且鸟兽势将绝种,违逆上天好生之德。”因此命除三面猎网,只留一面,改祝祷词说:“愿向左的,快往左逃,愿向右的,快往右逃,愿上飞的,速往上飞,愿不逃的,速向下逃。只有命该绝的,才入我的网中。”  

观成汤能以仁德普及禽兽,其伟大的精神,真值得永远歌颂赞美,只因人民积习已久,难以戒除不猎,因此倡导网去三面,尚留其一,祝愿命该绝的。才入网中,以此方便教化世人,不可残杀物命,以减少罪业,用心良苦,确是一位仁民爱物的伟大贤君。

"商"氏

"商"氏
一、姓氏源流
商(Shāng)姓源出有二:
1、出于子姓,是商王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唐尧封帝喾之子契于此,传十四世至成汤,灭夏而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被灭于周,子孙以国为氏。”相传上古时,帝喾妃子名简狄,误食燕子蛋,而生子名“契”。契长大后,被帝舜任命为司徒,教化民众。后来,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今陕西省商县)邑。但他却被赐姓为“子”。直到契的十四代孙汤灭了夏朗,建立了商朝,商朝的王孙贵族才开始以国名为姓氏,称为商氏。而商最终为周所灭后,商姓方从贵族之姓转为庶姓的。
2、出于姬姓,为春秋时卫国公孙鞅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春秋战国时期,卫国的公孙鞅投奔秦孝公,在秦国变法图强,有功而被封为商(或上)君,所以又称为商鞅,史称“商鞅变法”。他的后代就有以封地为姓氏,称为商氏。
得 姓始祖:子契。商姓出自成汤,可追溯到上古的帝喾高辛氏。唐尧广封诸侯,其中一位兄弟叫作契,被封在陕西省商县一带,号为商国。契的子孙传到了第十四代, 就是灭夏而得天下的成汤。所以契一向被奉为姓商的始祖。据传早在契被封于商之时,就已经出现了商姓。根据《遗子先生文集》记载:“自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另一种说法,根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商汤被灭于周,后世子孙就以故国号为氏,世称商氏。故商氏后人奉子契为商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缺)
商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商姓源自相传黄帝的重孙以地名命姓。出自子姓,以国名命姓。上古帝尧继位后,封他的兄弟契(姓子)于商邑(今河 南省商丘),后来建立了商国。商国传了十四代君主,到了成汤当商王时,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商朝传到商纣王时,有个忠臣叫商容,他就是第一个以商朝国名 为姓的人。周武王灭商后,商容和商朝王族子孙以 商 为姓,称商姓。出自姬姓。战国时卫国公孙鞅投奔秦孝公,在秦国变法图强,被封于商(今河南省淅川县西南),所以称为商鞅。他的后代以封邑命姓,称商姓。福建省的商姓祖上河南省固始人,唐末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居福州东郊鼓山下横屿。传至宋庆历年间,商玄胤“相地”至福清,看中石竹山东南(今东张镇)一片“风水宝地”,便在那里定居,后裔人才辈出。商姓望出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相当今河南省中部上蔡县及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三、历史名人
四、郡望堂号
1、郡望汝南郡:汉置汝南郡,治上蔡(今河南省中部上蔡县西北及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2、堂号商姓的主要堂号有:“追远堂”、“半野堂”等。

商朝

商朝
商朝(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2])。因最后首都固定于殷,又称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也是信史时代的开端。原夏朝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建立商朝。经历17代31王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据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商朝取代夏朝的时间约前1600年,至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灭,共554年。该时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界采用。按民国初年史学家董作宾依历法推算,商代的时间应为前1751年至前1111年,共640年。中华民国史学界采董之说法,并写入台湾教科书中。
商朝六百多年间曾五次迁都,五个都城中的四个都在河南境内。目前在河南的偃师市、郑州市、安阳市都发现了王都规模的遗址,在信阳市、温县、辉县、新郑市等许多地方还发现大量商朝文化遗存。
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表。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蛮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存在发达的文明。

商朝 公元前 1562 年 -- 前 1066 年

商朝 公元前 1562 年 -- 前 1066 年
商人传说是「帝喾」之子「契」的后裔,因契佐「禹」治水有功,故被「舜」封于商,开始兴起。经过五百年的发展,到成汤时,已经成为以毫为都城的强大方国。在伊尹的辅佐下,成汤首先争取众多方国的支持,征讨不归顺的方国,最后兴兵伐夏,鸣条一站,夏桀兵败逃至南巢而死,商朝建立。
商 汤用武力消灭腐朽、暴虐的夏王朝,建立新的统治,是历史的进步。新建立的商王朝,虽然在社会型态上与夏王朝并无区别,但是他的诞生,毕竟给古代社会内部注 入了新的活力,健全了古代阶级社会的机制。所以古书对商汤伐桀灭夏一事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周易.革》)。
商朝共三十主、十七世。由公元前1562年至公元前1066年。(商朝的世系年代无定说,此为一家之说)商的继统法,是采兄终弟及制,无弟然后传子。商汤 的孙子「太甲」在位时无道,伊尹把他放逐而由自己摄政。三年,太甲悔过,又迎归复位、勤俭爱民、诸侯亲附,社会安定,被称为守成之主太宗。此后,一直到第 九位天子「太戊」,是王朝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在第八代商王「雍已」时,曾发生过有诸侯不朝的情况,太戊继位,在「伊陟(音「智」zhiˋ)」和「巫咸」的 辅佐之下,殷道复兴,诸侯归附,太戊被称为中宗。
从 第十位天子「仲丁」开始,商王室出现混乱。其后五代九王,多次发生废除嫡子而另立弟弟或庶子,以及弟弟、儿子争夺王位的权力斗争,并且多次迁都。先是帝 「河亶(音「胆」danˇ)」迁都于「相」,然后是帝「祖乙」迁都于「邢」。「九世之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力衰败,诸侯不朝,各种矛盾交错,危 机四伏。「盘庚」为了挽救王朝的危机,将都城由邢邑迁至殷,并进行改革,推行成汤的政治,革除奢侈恶习,关心百姓,使局势得以安定,政治,经济,文化开始 迅速发展。史称「盘庚迁殷」。第二十二代商王「武丁」自幼在乡间长大,了解民间疾苦和稼樯艰难。他从奴隶中慧眼提拔「傅说」为相,任人唯贤,大力改革政 治,使贵族和平民都没有怨言,并多次出兵平定了土方,鬼方等游牧民族的侵扰,大规模地对荆、楚用兵,商王朝的的势力远及四方,发展到鼎盛。
自 二十四代王「祖甲」以后,社会矛盾加剧,殷王朝逐渐出现衰乱的景象。第二十七代王「武乙」无道,以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名为射天。后来他在河间打猎时,遭 电击而死。到第三十代王「纣」时,王权与贵族权势的斗争发展到了鼎点。纣王自持聪明,刚愎自用,文过饰非,淫虐无比,奢侈无度,醉生梦死,以酒为池,悬肉 为林,作长夜之饮。纣王设炮烙之刑,大肆残杀王公贵族。滥施酷刑,加重聚敛,使得诸侯、贵族和小民都相与反叛。纣王在危机日益加深时,还大规模地对周边部 族用兵,平定东夷,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加速了商王朝的灭亡。西方的周人乘机发展起来,终于灭掉了殷商。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国家刚刚形成时的影响极其深远的一件事。据古文记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我国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当时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生活非常困难。面对到处是茫茫一片的洪水,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
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了鲧去完成这个任务。由于他用的是「堙」、「障」等堵塞围截的方法,治水9年,劳民伤财,不但没有治住,反而越来越大。
尧死后,大家推举舜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舜巡视治水情况,看到解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将鲧治罪,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又推举鲧的儿子禹。
禹是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他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意志坚强的大禹,看到群众受到水害的情景,想到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便毅然决然地告别妻子,来到治水的工地。
大禹请来了过去治水的长者和曾同他父亲鲧一道治过水害的人,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寻找根治洪水的办法。
有人认为:「洪水氾滥是因为来势很猛,流不出去。」
有人建议:「看样子,水是往低处流的。只要我们弄清楚地势的高低,顺著水流的方向,开挖河道,把水引出去,就好办了。」这些使大禹受到很大启发,他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改鲧过去「堵塞」的办法为「疏导」来根治水患。为了便于治水,大禹还把整个地域划分为九个大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州。
从此,一场规模浩大的治水工程便展开了。大禹亲自率领20多万治水群众,浩浩荡荡地全面展开了疏导洪水的艰苦卓绝劳动。
大禹除了指挥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他手握木锸(形状近似于今天的铁釽),栉风沐雨,废寝忘餐,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由于辛勤工作,他手上长满老茧,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长期泡在水中,脚指甲也脱落了。
在治理洪水中,大禹曾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这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儿子没几天,恰好从家里传来婴儿哇哇的哭声,他怕延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路过家门,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但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他还是没有进去;第三次过家门,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著儿子的头,告诉他,治水工作还是很忙,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在大禹领导下,广大群众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沿著新开的河道,服服贴贴地流入大海。他们又回过头来,继续疏通各地的支流沟洫,排除原野上的积水深潭,让它流入支流。从而制服了灾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在治水的同时,大禹和治水大军还大力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使大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对于大禹的功绩,广大人民歌颂他,感谢他,怀念他,当时人们把整个中国叫「禹域」(意为大禹治理过的地方)。相传黄河上游的龙门山上的禹门口(今陕西韩城与西河津之间),为大禹所凿。
龙门山口,口宽80步,河水由此而下,奔腾咆啸,声如巨雷。集中在龙门水下的大鲤鱼为急流所迫,随之而下,向下不断跳跃,即民间流传的吉祥之兆——「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位于山西省芮城县东南5公里的黄河岸边的神柏峪,相传是大禹勘察水情、并在河边的柏树上拴马歇脚的地方。后人在此处河边修建了一座禹王庙,以示纪念。
在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下,人们还修建了大禹的陵墓——禹陵,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大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夏朝。
我国的历史从此时起,进入了阶级社会,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据《淮南子》记载:"禹治洪水,凿轘辕开,谓与涂与氏曰:’欲饷,闻鼓声乃去。’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化为熊,惭而去。至嵩山脚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传说,古时候这里洪水滔天,吞没了大片的土地和山川,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舜帝派大禹到嵩山治理洪水。禹来到嵩山后,决定在太室山与少室山之间的轘辕山打开一条疏洪泻流的通道。那时大禹的妻子涂山氏,为了支援丈夫治水,也来到嵩山,每天给大禹缝衣做饭。一天,大禹在上工以前,对涂山氏说:"你听见我的击鼓声,就来送饭。"说完,就去治水了。涂山氏准备好饭食,单等著鼓声传来。
大禹为了尽快凿开山间通道,就变了一只大熊,在山间来来往往,开山凿石,忙碌不停,连饭都忘了吃。谁知一不小心,竟把一块石头踢落崖下,恰好击在鼓上,涂山氏听到鼓声,急忙把准备好的饭食送到轘辕山下。可是她东张西望却不见丈夫的踪影,只见一只大熊在山间跳跃治水。她心中一惊,羞惭之下便向山下跑去。跑了一阵,涂山氏跑不动了,化成了一座巨石。大禹见此情景,大呼:"还我孩子!"只听一声巨响,石破北方,一个男孩出生了。这个男孩就是夏朝第二代君主夏启。石破生启的巨石高约10米,围长43米,人称"启母石"。所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指的这个地方。
由于大禹和妻子涂山氏治水有功,大禹被封为夏伯,后建都阳城。大禹和妻子死了以后,汉代为表彰启的母亲涂山氏支援丈夫治水的功绩,便在中岳嵩山72峰中的万岁峰下,建了一座"启母庙",并立下《启母阙》。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纪元2月13日讯】在中国大陆,到处都有关于大禹的遗迹和传闻。记刻著大禹的丰功和人们的思念。大禹姓姒(si四),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中国是尧、舜相继掌权的传说时代。那时,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载就要闹一次水灾。部落联盟首领尧,为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请各部落首领共商治水大事。大家公推禹的父亲鲧(gun滚)去办理。尧不赞成,说:「他很任性,可能办不成大事。」但是,首领们坚持让鲧去试一试。按照当时部落的习惯,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与大家意见不相符,首领要听从大家的意见。尧只好采纳大家的建议,让鲧去治水。鲧到治水的地方以后,沿用了「水来土挡」的办法。他把人们活动的地区搞了个像围墙似的小土城围了起来,洪水来时,不断加高加厚土层。
但是由于洪水凶猛,不断冲击土墙,结果鲧治水九年,劳民伤财,一事无成,并没有把洪水制服。舜接替尧做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亲自巡视治水情况。他见鲧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把鲧办罪,处死在羽山。
随后,他又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大禹领命之后,带领契、弃等人和徒众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堆积一些石头或砍伐树木作为记号,便于治水时作参考。这次考察是很辛苦的。据说有一次他们走到山东的一条河边,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山洪暴发了。有些人在咆哮的洪水中淹没了、失踪了。大禹的徒众受了惊骇,因此后来有人就把这条河叫徒骇河(在今山东禹城和聊城县一带)。
考察完毕,大禹对各种水情作了认真研究,最后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大禹亲自率领徒众和百姓治水。他们一心扑在治水上,露宿野餐,粗衣淡饭,风里来雨里去,紮紮实实地劳动著。尤其是大禹,起早贪黑,兢兢业业,从不懈怠。
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获得了成功。原来,黄河水系有主流、支流之分,如果把主流加深加宽,把支流疏通,与主流相接,这样就可使所有支流的水,都归主流。同时,他们把原来的高处培修使它更高,把原来的低地疏濬使它更深,便自然形成了陆地和湖泽。他们把这些大小湖泽与大小支流连结起来,洪水就能畅通无阻地流向大海了。
据考证,当时大禹治水的地区,大约在现在的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大禹指挥人们花了十年左右的功夫,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开了一条又一条河渠。他公而忘私,据说大禹几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他路过家门口,正好遇上妻子生孩子,大家劝他进去看一看,照顾一下,他怕影响治水,没有进去;又有一次,他的孩子看见了父亲,非常高兴,要大禹到家里看一看,他还是没有进去。他把整个身心都用在开山挖河的事业中了。
治水成功之后,大禹来到茅山(今浙江绍兴城郊),召集诸侯,计功行赏,还组织人们利用水土去发展农业生产。他叫伯益把稻种发给群众,让他们在低温的地方种植水稻;又叫后稷(ji)教大家种植不同品种的作物;还在湖泊中养殖鱼类、鹅鸭,种植蒲草,水害变成了水利。伯益又改进了凿井技术,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到处出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过了十七年,舜死后,他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夏禹死后就葬在茅山,后人因禹曾在这里大会诸侯,计功行赏,所以把茅山改名为会稽山。

从大禹治水到诺亚方舟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大禹治水到诺亚方舟看中西文化差异
古老的文明 是从人类与洪水的斗争开始的。无论是我国的大禹治水传说还是西方诺亚方舟故事,都说明瞭在远古洪荒时代已经开始了与洪水抗争的事实。然而面对洪水之灾,大 禹不仅总结父亲鲧筑堤防水失败的教训,疏通河床、开凿渠道,而且“身执耒锸,以民为先,抑洪水十三年,三过家 门而不入”,终于出现了“九州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史记·河渠书》)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千古流传、妇孺皆知的美谈。而在西方,广为人知的是 《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故事:诺亚受上帝启示,在上帝惩罚世人罪恶,要用洪水淹没世界、毁灭人类之前,建造了一支大船,把家人和所有的动物雌雄各一对带 到船上,躲过了洪水的灭顶之灾。两个故事在东西方千古流传,经久不衰,积淀了各自的文明,饱含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演绎了多彩的文化世界。
大 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文化不同的世界观。诺亚靠神的启示,借方舟逃避了神降给人们的灾难,而大禹则把洪水看作自然现象,带领人民一起用疏导的办法战 胜洪水;诺亚也给人类繁衍留下了种子,但也给人类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恶提供了先例,而大禹留给人类的却是与自然界和谐与斗争的思考。这二者从根本上体现的 是世界观、宇宙观上的差异。在中国,一般把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视为一种健动不息的自然过程,而人则是宇宙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要适应宇宙的流程,也就 是“天人合一”。正是这种宇宙观,使大禹面对洪水,因势利导,不“堵”而“疏”,使我们的古先帝西起沙漠东至大海将沿河流域的人民在治水斗争中凝聚一起形 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铸造了一个治水的伟大时代,造就了一种古老的东方文明。而在西方,却试图为宇宙寻找一个不变的绝对存在,并从这种绝对存在出发规定万 事万物的基本性质。作为西方文明源头之一的犹太——基督教神学,就把上帝作为时间和万物的创造者,是上帝拯救了诺亚,从而演绎了西方文明。
大 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核心——激进和稳健、跃动和娴静、分析和综合的差异。面对人类的“罪恶”,上帝采取的方式是毁灭人类。这种突破原有平衡 取得新的跃进和突变,是西方文化的突出特征。因而在哲学上表现为充满躁动和遐思,在文学上对骑士精神进行歌颂,在艺术上张扬运动精神和阳刚之美。而在思维 方式上则表现为片面的掘进,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一分为二,同中求异。因此,上帝不用做整体思考,仅执一端就可以让人类重新繁衍,哲学家、思想家仅围绕一个 著眼点,便可寻根究底地铸造自己的理论大厦,形成自己的学派、主义,以至思潮蜂起、理论迭出,再现了西方文化典型的特征——分析。而与此相反,面对洪水之 灾,中国的古先帝们前仆后继,大禹终于在“堵”和“疏”的矛盾思索中找到了治水方针,并综合运用当时各种原始的知识和技能而治水成功。这凝聚了东方文化典 型的思维特征为综合,积淀了东方文化的核心为稳健和娴静,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合二为一,异中求同。因而中国哲学的整体观念年深日久,中国文化的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成为底蕴,中国美学的阴柔之美成为崇尚。它就像大海深处,有美丽的珊瑚,飘曳的海草,也有悠闲的海鱼,同波涛汹涌的海面相比,构成了一幅娴静多彩 的图画。这就是东方文化的境界。
大 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方伦理道德观上的差异。两个故事从表面上看形成了西方疏散人、东方疏导水的治水思想上的差异,而从深层次看则体现了西方文化讲 究天赋人权,强调个体本位,张扬主体性,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礼治,讲集体本位和人伦责任的差异。在诺亚方舟故事中,虽然看不到诺亚为人类而斗争的痕迹,却可 以看到造方舟的周密计划,感受到他抓住机遇,持之以恒造大船的主体精神,领悟到他利用外部条件应付危机,以退为进的应变思想。西方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从 古希腊文化的民主思想,到文艺复兴发展到极致,色彩浓重地描述著追求独立人格、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义的画面。这一方面促使西方文化异军突起,人才辈出, 成绩卓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形成了自我表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大禹治水精神世代弘扬,培育了中国自省、自律,从集 体本位主义出发的礼治思想和重义轻利的文化观,形成了中国人谦和、礼让、重社会责任的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君义臣忠、父慈子孝、 夫唱妇随的外儒内法的社会结构和人伦责任,一方面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使大民族千年延续,但另一方面也禁锢了人的个 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此外,西方重横向夫妻关系,东方重纵向血缘相承。诺亚携妻避水,而大禹则继承父业,新婚四天便去治 水,也反映了东西方封闭与开放的思想文化特征。
形 成东西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差异也是精彩纷呈的。诺亚方舟和大禹治水为我们呈现了中西文化的美丽景观,引导我们走向中西文化差异的源头,启发我们思 索中西文化的特质和精髓,促使我们相互借鉴、彼此“扬弃”。使“娴静”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跃动”的西方文化相映,使东方的责任意识和西方的权利思想相辅, 从而生成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图画。

山海经(二十四)大禹治水

山海经(二十四)大禹治水

图 大禹

新生的禹挺立在天地之间,他的光芒照亮了三界,他身上散发出一种奇异的力量,比元气更充沛,比罡气更猛烈,比剑气更锐利,比正气更刚硬。那高高端坐在天国御座上的天帝,也被禹的力量所震撼,主动任命他为治理洪水的总指挥。

禹效仿曾祖父黄帝,在会稽山会合天下神祗。巨人防风氏迟到,禹责怪他不遵守号令,立斩不赦。防风氏身材巨大,受戮后一节骨头就装满了整辆车子,禹的威权和神力可想而知。

禹率领众神向人面、蛇身、赤发的共工二世开战。共工二世从西方掀腾起洪峰,淹没了整个中原大地。禹运大神通,飞掷开山神斧,劈开群山,使滔滔洪水从山谷间奔涌直下。共工二世力怯失势,逃回北方封国。禹一路追踪,在昆仑之北与共工二世的部将相繇狭路相逢。

图 防风氏

一条九头巨蛇,人首而蟒身。它贪暴无餍,常常同时张开九张大嘴,吞尽九座大山的动物,啃光九座大山的植被,使林茂草丰的山岭化作寸草不生的荒丘,造 成水上流失;无论何地,被它伸头一抵、张口一吐,即成一片泽溪,泽溪里的水又苦又辣,人饮用了会丧命,禽兽蛇虫也不敢靠近。


禹运斧如风,顷刻斩落相繇的九颗头颅,从相繇的断颈内,九股污血喷诵而出,漫延成血的沼泽,腥臭冲天,五谷不生。禹用泥土来填塞这片血沼,谁知填塞三次,塌陷三次。禹索性把这地方挖掘成一个大池塘,用挖起的泥垒成土墩,替五方之帝修筑了五座祭台。


赶跑了共工二世,诛杀了九头蛇相繇,降伏了人脸虎躯、八首八尾八脚的水怪天昊及各路河妖洪魔以后,禹按照山川形势,运用堵塞与疏导相结合的方法,领导人民 抵御洪水,重建家园。为了彻底解除洪涝威胁,禹亲自端土筐,挥撅头,开掘了三百条大河,三千条支流,不计其数的小沟渠,以沟通四夷九州、五湖四海。

洪水平息,大功告成,禹想测量一下大地的面积。他命令手下神将太章、竖亥一个从东极一步一步量到西极,一个从南极一步一步量到北极,量得的长度都是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禹平治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黎民百姓感谢他,各国首脑敬佩他,这时侯,尧早已逝世,舜也已老迈,大家都拥戴禹继承帝位。舜对禹说:“完成治水大业是 你的大功,谦虚、勤奋、节俭是你的大德。我褒扬你的大德,赞美你的大功,帝位相继相承的次序应在你身上,你终当晋升为帝。”舜向各国首脑和人民宣告,由禹 摄行天子之政。


舜不顾年老体弱,坚持赴各地巡视,不幸中途病逝于南方的苍梧之野。噩耗传来,百姓如丧父母,他的夫人娥皇、女英更是肝肠寸断。她们急忙坐车乘船。赴南方奔丧,一路上珠泪滚滚,抛洒在竹林间,竹子上沾满了斑斑泪痕,认此,南方就有了斑竹,也叫湘妃竹。


娥皇、女英行船至湘水,风波陡起,双双溺水而亡,魂魄化为神,人称湘君、湘夫人。舜的尸首由当地百姓用瓦棺装捡,埋彜在苍梧九嶷山的南坡。

图 湘君 湘夫人

大禹生平简介

大禹生平简介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是黄帝轩辕氏第九玄孙 。黄帝轩辕氏为有熊氏,颛顼为高阳氏,帝喾为高辛氏,帝尧为陶唐氏,帝舜为有虞氏。
早期生活
以黄帝轩辕氏到禹,共五世:禹的父亲鲧 ,鲧的父亲叫颛顼,颛顼的父亲叫昌意。禹的父亲鲧被封在汶山石纽地区(今四川省北川县),母亲为有莘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女嬉。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即中岳嵩山)。帝尧时,中原洪水氾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接著命鲧的儿子禹继任治水之事。
处理洪水
禹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用水利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禹亲自率领老百姓餐风露宿,整天泡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禹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经过了十八年治理,终于取得了成功,消除中原洪水氾滥的灾祸。大禹整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帝夏禹王登天子之位,并以自己的封国夏为天下之号,宣告夏王朝正式建立。帝夏禹王之子启是夏朝的继位天子。建碑《大禹陵》。
治水期间,禹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著量测仪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女名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著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禹与涂山氏女娇有两个儿子启及澔。禹治水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传遍各地、人们听了都深受感动,更增强治水信心。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都瞭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帝夏禹王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
即位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诸侯的拥戴下,五十三岁的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又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禹在位的第十五年,其子启继位夏朝的天子,享年六十八岁。
影响
夏禹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帝夏禹王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时代社会代替野蛮时代社会,推动中国皇室历史沿革发展。
大禹起源
分别有西戎说和东夷说。随著一些考古活动如喇家遗址的发现,西戎说渐占上风。实则,禹的父亲鲧已为尧臣,故为文明中原之人,而戎夷之说实属不合事理之谈。
疑古风气
* 近代疑古之风一度盛行,有个别学者质疑是否存在禹这个人。顾颉刚更考证出禹是一条虫,这种论调在当时受到史学傢柳翼谋等人的指误。
* 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由于与中国已有了通过传教士等方面的交往,西方学界一度曾将大禹治水的事迹跟诺亚方舟时期的世界性大洪水联系起来,并得出跟西方基督教《圣经》故事不同的研究结论,这种疑古的做法间接动摇了基督教教会的神权基础。
* 中国历史学者纪连海于电视台上宣称「三过家门不入」的大禹因与女子瑶姬在治水过程中相恋。纪连海认为,瑶姬将传说中写有治水妙法的「红宝书(丹玉之书)」作为定情物献给大禹,以确认大禹是在当时的「走婚」(即丈夫不需与妻子共居)习俗下,已成为她的丈夫。而大禹则编造出「巫山神女瑶姬」协助自己治水的故事以蒙骗故乡的发妻,因此羞于面对妻子,故曾三过家门不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禹羌文化研究所所长谢兴鹏痛斥此为无稽之谈,其表示瑶姬为传说中王母娘娘的女儿,属于「神」,故无法与身为「人类」的大禹相恋。谢兴鹏并要求立即停播该集节目。这种随意编造故事、哗众沽名之风,只因辱没了华夏先圣,才受到舆论的谴责,也可见此时文风、学风之浮躁不正。

盘古之死

盘古之死
天和地分开之后,盘古也累得很了,他躺下来想休息一下。当他闭上眼睛后,却再也没有醒过来。他死去了。
在他垂死之际,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他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四肢变成了大地的四极,身躯变成了高山丘陵,血 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田土,皮肤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骨头变成了金玉铁石,须发变成了满天星斗,就连他身上流出来的汗水也变成了甘霖 和雨露,滋润著大地。──总之,盘古将他整个身体完全献给了这个创造宇宙万物的伟大事业。

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是怎样开辟的?宇宙的起源是什么?这是一个从古到今都引发无限遐想的问题。中国的先民是如何猜想的呢?

他们创作了一个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据说,宇宙本来是一团混沌,好像一个大鸡蛋。我们的老祖宗盘古就孕育在其中。过了一万八千年,突然有一天,盘古睁开了 眼睛,周围一片漆黑,潮湿的、浑浊的气流令他憋闷,他挣扎著要把这个混沌世界撕开。在他一番拳打脚踢之下,这原始的气团开始破裂,轻而清的气流向上升,变 成了天,重而湿的气流往下沉,变成了地。天与地分开之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拢,就用头顶着天,脚踏着地,站在天与地之间。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 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长高一丈。如此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很高了,地变得很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有多长呢?据说有九万里那么长。也就是说, 天与地之间有九万里的距离了。

女娲炼石补天

女娲补天

女娲造人之后,过了许多年平静快乐的日子。不料有一天灾难突然降临。只听得一声巨响,支撑天空的大柱子折断了,半边天幕垮塌下来,天上还露出了一个个吓人的大窟窿。大地也裂开了一道道深沟。森林和草原都在燃烧著不熄的大火,洪水也从地底下奔涌而出,四处泛滥。猛兽吞食著善良的人们,凶禽抓捕著老弱妇孺。

女娲看到人类在受难,她的心在流血。她决心拯救人类。她先到大江大河里拣选了许多五色的石子,架起火来将它们烧成糊状,然后用这些石浆去修补天空中的窟窿。她又杀死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作为柱子用来撑住天的四方。其后女娲又到中原去收拾那条为害已久的黑龙,赶走各种恶禽猛兽。然后她收集森林燃烧后留下的灰烬,堆积成堤坝,管束住滔天的洪水。女娲把灾祸平息了,人类又过上了安定快乐的生活。

2008年7月23日星期三

女娲创造人类

女娲创造人类

据说女娲是个"人头蛇身"的女神。天地初开时,没有人类,女娲游荡四方,感到十分寂寞。她在黄河边的一个浅滩上坐下的时候,看到河水映出自己的面影,突然来了灵感。她顺手从地上抓起一把黄泥,放些水进去揉合揉合,仿照自己的容貌捏成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说也奇怪,刚把这小东西放在地上,他就活了起来。女娲用泥巴捏了一个又一个,身边的小东西越来越多,她好开心,就把这些小东西叫做 "人"。

女娲不停地捏呀捏,终于觉得太累也太麻烦了,她找来了一些草,编成一根根绳子,放在泥浆里一拖就是一个,工作进度快多了。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但女娲做出来的是人不是神,人是会死的。为了人类不会灭绝,女娲想出了婚配的办法,让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后代。

黄帝与炎帝

黄帝与炎帝

黄帝与炎帝都是大有功于人民的两个大的部落首领。由于各有自己的利益和主张,彼此之间离心离德,终于酿成了一场大战。炎帝以火为进攻武器,而黄帝则以熊、罴、狼、豹、虎等猛兽为前锋,以鵰、鹖、鹰、鸢等凶禽作旗帜,双方在坂泉之野展开一场恶斗,直战得血流成河。结果是黄帝战胜了炎帝。后来黄帝又慑服了东西南北四帝,取得了中央天帝的地位。传说黄帝长有四张脸,可同时看到四面八方,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还有一个名叫"后土"的臣子辅佐他,这后土手执绳子,管制四方。在黄帝的统治下,原始社会变得井然有序,获得了暂时的和平和发展。

刑天舞干戚

刑天舞干戚

刑天为炎帝近臣,自炎帝败于坂泉,刑天一直伴随左右,居于南方。蚩尤起兵复仇 被黄帝削平,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刑天吞不下这口气,他一人手执利斧,直杀上中央天帝的宫门之前。黄帝也不是好惹的,他亲自披褂出战,双方杀得天昏地 暗。刑天终于不敌,被黄帝斩下了头颅。黄帝把它的头颅埋在常羊山里。没了头颅的刑天却突然立起身来,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作一双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 握盾,右手持斧,向着天空猛劈狠砍,战斗不止。

这正是: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共工怒触不周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

水神共工,是炎帝玄孙祝融的儿子。他人脸、蛇身、红发,驾黑龙,管理和控制著占大地面积十分之七的海洋、江河、湖泽。

颛顼继黄帝登上帝位后,施行绝天地通的治理方略,搞得众神没有一点自由,地上的人们也怨声载道。共工起而造反,向颛顼宣战。双方大战于不周山。这不周山乃是当年女娲补天斩龟腿所立的四根天柱之一。没日没夜地厮杀了十几天后,共工之军渐渐不支。共工此时已杀红了眼睛,他怒吼一声,一头向不周山撞去。只听得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不周山折断了!顷刻之间,西北边的天空因失去支撑而倾斜下来,日月星辰迅速地向著西方滑落,同时,东南的地表也因巨大的震动而塌陷下去,百川之水顺势向东南奔流,宇宙从此改观,形成了日月星辰运行的轨道和百川归海的地势。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

在北方一座叫做"成都载天"的大山上,有一个巨人名夸父。他的耳朵上挂著两条黄蛇,手里握著两条黄蛇,鲁莽而神勇,他是大神"后土"之子"信"所生的儿子。

有一天,夸父忽发奇想,要去追赶太阳,和太阳赛跑,甚至把太阳逮住。说干就干,他迈开长腿,朝著正向西方倾斜的太阳奔去,一瞬间就越野跑出一千里,一直把太阳追到禺谷。当夸父逼近太阳的时候,突然感到口渴极了,就赶忙跑到黄河、渭河去喝水。两条河都喝干了,口渴还是止不住,他又向北方跑去,想要喝大泽里的水。大泽又叫"瀚海",十分宽广,水倒是够他喝的,可是他还没跑到目的地,在半路上就渴死了。在他手里的拐杖落下的地方,长出了一片青翠茂密的桃树林,这延绵千里的桃树林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清凉隐蔽之所。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精卫是炎帝的女儿。有一次她到东海游玩,海上忽然起了风涛,她不幸被淹死在海里。死后她的灵魂化作了一只鸟,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嘴白而脚红,名叫"精卫",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上。她悲恨年轻的生命被无情的海涛吞没,因此常常口含西山的小石子、小树枝,投到东海里去,要想把大海填平。一只小鸟,含一些小石子,就想把大海填平,可见她是多么的悲愤,又是多么的壮烈。谁不钦佩她坚韧的毅力?谁不伤念这美丽的生命?

后羿射日

后羿射日

在帝尧统治的时代,天上十个太阳一起出现,猛烈的阳光无情地烧焦了土地上的稻麦庄稼,晒死了树木花草。人们没有食物,饥饿乏力。而猛兽凶禽也由于环境恶化食物短缺四出为害,以人为食。人间的帝王尧日日夜夜向上天祷告、呼救,于是天帝命令他最勇敢的一个神射手"羿"下界除害。羿长得虎背狼腰,配上天帝所赐的彤弓素箭,十分威猛。他与妻子嫦娥一起降临人间。

羿来到原野上,轻舒猿臂,弯弓搭箭,对着天上的十个太阳,一连发出了九枝流星一般的利箭。只听得飕飕的风声,箭箭中的,九个太阳纷纷坠地,天地间顿时清凉下来。羿十分高兴,正想铲灭最后一个太阳,只见匆匆赶来的帝尧急忙向他摆手,尧说:"万物生长离不开太阳,留下一个吧!"羿恍然大悟,收回了弓箭。地上万民感谢羿的巨大功德,但是十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羿杀死了九个,也得罪了天帝,所以他只好留在人间了。

伯鲧息壤治水

伯鲧息壤治水

帝尧时代有过一次大洪水,持续时间至少有二十二年。尧忧心如焚,大家向他推荐了一个叫"鲧"的天神来治水。他是黄帝的孙子,他父亲的名字叫骆明。鲧用筑堤修坝的办法来阻挡洪水,开头有些效果,但不久就被四处溃决的堤坝弄得焦头烂额。鲧正在思考时,一只猫头鹰和一只乌龟走过来对他说:何不从天庭盗些息壤出来?息壤,就是一种常生不息的土壤,只要弄一点出来投向大地,马上就会生长加多,积成山,堆成堤,洪水还怕不能堵住么?听了这条妙计,鲧连夜飞上天庭偷取息壤,不待天明,就开始用它来修补堤坝了。果然有效,人们脸上露出了笑容。但在洪水就要平息的时候,息壤被盗之事让天帝知道了,他勃然大怒,派火神祝融下凡把鲧杀死,夺回息壤。洪水于是又再度漫延开来,天下万民又处在一片"苦海"之中。

鲧的尸体躺在羽山上,三年不腐。他的腹中正孕育著新的生命,这就是他的儿子禹,禹将完成父亲未竟之志。

大禹治水之民间神话

浙江绍兴禹 夏禹

黄河之神河伯
鲧的尸体三年不腐,用他的精魂孕育出一个新生命,这就是他的儿子禹。禹出生时,头上长一对坚利的角,形状是一条虬龙。禹迳上天庭,请求天帝准许他代父治水,以解民困。天帝不但答应了,还派了应龙等大小天神帮助他。禹一方面指挥群龙劈山开路把水引到大海里去,一方面用天帝赐给他的息壤到处填土,把人类居住的土地加高了,有的地方更耸了起来,成为四方的名山。在他的热诚感动下,黄河之神河伯送给他一幅治水的地图──河图,大神伏羲送给他一支量度大地的工具──玉简。禹为了平息洪水,周历了九州土地,天下万国,终年在外劳碌奔波,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洪灾终于消灭了,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大禹,约生于公元前2297年6月6日,卒于公元前2198年8月,享年100岁。大禹是黄帝的玄孙,姓姒,名文命。大禹的父亲叫鲧。

相传四千多年前,水神发了怒,把天撞了个大洞,天河里的水直泻而下,把大地吞没了,到处是汪洋。于是,鲧--大禹的父亲被舜王叫去治水。

鲧上天偷了一袋“息壤”。这息壤是神土,见风就增长。鲧十分高兴,治水时,他就取出一点息壤,放在水上,然后让风吹,息壤就变成一条一条的堤坝。鲧想用筑堤的办法来减少洪火的冲击。可是,他想错了,水少可以用土堵一堵,可那样汹涌的洪水,光用土是挡不住的。所以堤坝最后总是被冲垮,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鲧由于只相信筑堤坝堵水,结果没有把洪水治好,被舜处死了。

后来,禹长大了,他看到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决心治好洪水。大禹为治水穿山越岭,脚趾甲都磨光了,一直到三十岁还没有结婚。大禹爱上的一位涂山姑娘一直等待著他,终于等到大禹来迎娶,但婚后才四天,大禹又去治水了。《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在民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是妇孺皆知,而大禹成婚的那四天至今仍是江淮一带嫁娶的好日子。

大禹有神力,疏导黄河时,为防止河水倒流,大禹用神力把龙门山辟为两半让水流过,于是就有了龙门,“鲤鱼跳龙门”说的就是这里。

巫山神女相助

大禹治水来到巫山,这巫山绵延八百里,岩石坚硬异常,更有狂风骤起,刮得天昏地暗,山崖震动,江涛像山峰一样矗立起来,凿山的民工有许多丧命于狂风骇浪之中,几个月来,无法凿开那坚硬似铁的岩石,大禹甚为发愁。

西王母第二十三个女儿瑶姬,心地善良,喜欢游玩。有一天,她带著侍女和一帮侍臣从东海遨游回来,驾著彩云轻飘飘地从巫山经过。大禹见到瑶姬,连忙对空致意,请求瑶姬帮忙。瑶姬既怜遭受洪水灾害的人们,又敬佩大禹为民治水的精神,慨然答应。她告诉大禹:要打通巫山,须用火烧。又派出神将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去帮助大禹治水。

大禹非常感激瑶姬的指点,率众百姓在巫山两头放起火来,瑶姬和神将也施展本领,或用电轰,或用雷霹。经过七七四十九个日夜,坚硬的岩石渐渐变软起来,施工的人们很快就打通了巫山八百里,让洪水从巴蜀境内流出来,直向大海奔去。

治理后的巫山成为美丽的长江三峡风光。瑶姬也因在打通三峡时耗尽了神力,回不到天上,只能留在人间。她天天站在高崖上凝神眺望,看到三峡风险浪急,许多行船在风浪中沉没,她就派遣了几千只水鸟,轮番在峡谷中飞行,担任行船的导航,引导人们安全地从峡谷中通过。

瑶姬长久地站在高崖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久而久之,渐渐地化为巫山的一座山峰,后人称之为“神女峰”。而陪伴她的侍女们,也化成大大小小的峰峦,永远陪伴著瑶姬,这就是巫山十二峰。

让人敬重的“禅让”

由于大禹仁爱宽厚,以百姓疾苦为先,深受人们的爱戴。舜也十分信任大禹,便封他于夏地,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大禹州市。大禹成为“夏禹国”的国君,所以大禹也叫夏大禹。

大禹为人有功不居、仁厚可靠,虽然只是一个国君,却很受舜的信任,每有要事都要请他去商量。

舜没有把帝王之位传给自己的子孙,而是于公元前2208年禅让给贤能的大禹。开明、仁德的“禅让”令现代人望尘莫及。现代中国不仅一党制和任人唯亲,还耗费巨资抢官当。而中国古人的以德治国却为后人千古传颂。

夏氏--历史来源

夏氏--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夏」源出 ;

一 ; 出自姒行,据《姓谱》所载,周王朝封夏后氏之后东楼公于杞,其余有不得封邑者,以原国名「夏」为氏。

二:为夏侯氏所简化,今甘肃庆阳夏氏即是。

三:出自妫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陈宣公之子少西,字子夏。其子孙征舒,以王父的字「夏」为氏,称为夏征舒。是为陈国之夏氏。

家族名人

夏竦 (984~1050年)

字子乔,宋代德安人。官至参知政事,封英国公。文章典雅藻丽,为政有绩,治军尤严。时人以为真宰相器。

地理分布

江苏苏州,甘肃庆阳

夏朝之科学发展

夏朝之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

《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一部具有丰富物候知识的著作。其经文有463字,按一年12个月分别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关生产的农耕、蚕桑、养马以及采集、渔猎等活动。

地图的出现,从夏禹治水的传说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已经认识了许多高山大河,确定了大地的东西南北,学会了开渠、分洪、修堤,并且掌握了计算、测量和绘制简单的地图。传说大禹通过自己的实践,收集了九州献来的铜等金属,铸了九个大鼎,鼎上分别有各州的山川、草木、禽兽,有人说这可能是导游的「指南图」,或者说是4000年前的原始地图。

夏朝之经济文化

夏之经济文化

经济文化:

夏代遗址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包括数量较多的石鎌,石刀等收割工具。庄稼以「畎(音「犬」quanˇ)亩法」进行种植,就是在两垄之间留一条沟,庄稼种于垄上。夏代的农业生产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产量迅速提高,饮酒之风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手工业的发展,在夏朝时金属器皿已经出现。

货币的产生传说产生与夏朝,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称为「三品」。此说法恐不可信。就现有资料来看,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为贝币,它萌发于原始社会末期,盛于商代。

夏朝的艺术,夏朝有关于乐舞的传说,首先是围绕「启」的传说,《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一则神话,说启将三名美女敬献给天神,从天上得到《九辩》和《九歌》两部乐舞作品,带回人间,由是他又制成《九韵》。

在宗教上,夏王朝继承了祖先崇拜的宗教思想。并形成了至上神的观念。当时夏王朝已经建立了地上的统一王权,在天上再塑造一个至上神保护自己的王权。

夏朝之政治

夏朝之政治

政治:

夏王朝的最高首脑称为「王」或「后」,父子或兄弟相传,是古人所谓「家天下」的开始。从传世文献看。夏朝的政治机构相当庞大。在夏王之下有掌政事的「三正」,有为天子辅臣的「疑」、「丞」、「辅」、「弼」四邻,有为国君亲近左右官员的六事(即六吏、六卿),有掌历法的「羲和」(又称「太史」),掌诉讼的「大理」,掌音乐的「瞽」(音「鼓」guˇ),掌管教育贵族子弟的「官师」、「国老」,掌出使的「遒(音「囚」qiuˊ)人」,掌收取贡赋的「啬夫」,掌管山泽的「虞人」,掌畜牧的「牧正」,掌养龙的「御龙」,掌管夏王膳食的「庖正」,掌管夏王车辆的「车正」,守卫宫门的守门者,掌王室家族事务的「臣」。夏王朝九州的划分和「甸」、「侯」、「緌(音ruiˊ)」「要」、「荒」五服的存在,说明,夏朝对地方的管理是以个部族首领为诸侯,称「伯」或「牧」。诸侯必须服从夏王的政令,对王朝承担贡纳、朝见、服役和随从征伐的义务。诸侯之下,有大夫,即各大家族的族长。所以,古人说,夏王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

夏王朝的政治思想已经有初步的「德治」宽刑思想。《左传.文公七年》引《夏书》说:「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即在国家治理上,要文治与刑罚并用。而且,在治国问题上可能已经有了防微杜渐,防患与未然的认识。《左传.成公十六年》引《夏书》说:「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就是这层意思。

法律也随著夏王朝的建立而产生,所谓「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而「禹刑」不但是刑法,而且是夏王朝法律的总称。

夏朝

夏朝 (公元前 2033 至 公元前 1562)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标志著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他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夏朝总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延续近五百年。(夏朝的世系年代无定说,此为一家之说)

夏禹治水有功,被禅位为天子,成为夏王朝的建立者。禹即帝位后,都于阳翟(音「敌」,今河南禹县),又曾都安邑(今山西安逸)或平阳。他一再会合诸侯,并将中国分为九州(历来说法不一,有禹贡九州、尔雅九州、周礼九州等分别。一般乃指周礼九州,为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定贡赋的制度。

九黎,三苗的侵扰,是远古时代的严重编患。「少昊」、「颛顼」的时候,黎、苗继作乱,尧、舜曾征讨,至大禹时代才将之平服。从此,长江中游平定,黎、苗不再北侵。这是远古对抗南方部族的一长期的艰苦战争。

禹既治平水患,又征服黎苗,功业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称。大禹死后,他的儿子破坏禅让的传统,自立为王,恢复了黄帝王朝初期父子相传的古老制度。从此,王位的传子不传贤,实行世袭制度,开始了古人所说的「家天下」。这是一种政治上的进步。

夏启即位后,很能继承大禹的事业,可惜死后,他的儿子「太康」无能,被一位诸侯首领、传说中「嫦娥」的丈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的之弟「仲康」为夏王,但实权操纵在后羿之手。仲康死后,其子「相」立,后羿被他的臣子「寒浞(音「浊」zhuoˊ)」所杀,又杀「相」自立。当「相」被杀时「相」的王后「缗(音「民」minˊ)」正在怀孕,逃奔到「有仍」(今山东济零县),生「少康」。「少康」长大后,就收聚夏的残存势力,灭掉「寒浞」,光复夏王朝。史称「少康中兴」。少康之子「杼(音「注」zhuˋ)在位时拥有一支比较强大的武装,彻底肃清了「寒浞」的势力,并征伐东夷,使夏王朝发展到了鼎盛。其后的五代六王,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持续发展。夏王朝的统治,东至东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江淮。当时已经能冶链较好的青铜,生产了不少的青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商品交换也有所发展。有了比较进步的阴阳合历和干支记日的方法。第十五代夏王「孔甲」,好方术鬼神、淫乱,引起诸侯的反叛,夏王朝逐渐衰败。「孔甲」再三传到「履癸」(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务修德,奢侈无度,杀人无数,四处用兵,劳民伤财,以致民众反抗,诸侯叛离,终于被「商汤」所灭。

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该书《殷本纪》中记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

黄河之源头

黄河之源头

《尚书·禹贡》曾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积石」在现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的阿尼玛卿山,离黄河源头还有距离。《山海经》、《尔雅》有河出昆仑的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有黄河发源于于阗,东流至盐泽,再潜行地下,南出为河源的说法(见于《史记·大宛列传》)。这些说法都不确切,但却延续到隋唐。

隋唐以后人们逐渐对黄河河源建立了正确的认识。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灭吐谷浑后置河源郡,即现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表明人们已知黄河发源于此。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为平定吐谷浑叛乱,将领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领人马到达星宿海一带,《新唐书》载他们「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唐宋以来,长期将星宿海称为黄河源头。

至元代人们开始对对黄河河源进行实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实等人勘察黄河河源,对星宿海一带作了详细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据都实的调查写成《河源志》一书,明确指出黄河发源于星宿海西南百余里处,该处有「水从地涌出如井,其井百余。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命拉锡、舒兰探黄河河源。他们到达星宿海,发现星宿海上源还有三条河流,但并未追至源头。拉锡、舒兰归京后绘有《河源图》,舒兰还写有《河源记》。康熙末年组织全国性的地形测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胜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区进行测量,此行「逾河源,涉万里」,回京后将测量结果绘入《皇舆全览图》。此次测绘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绘制出来。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命门侍卫阿弥达「恭祭河源」。阿弥达到达星宿海以西300里处,对星宿海上源三条河流进行了实地勘查,认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为黄河上源。

19世纪未到20世纪初,西方探险者和地理学家深入青藏高原进行考察活动,他们也曾到达河源地区搜集自然、人文资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国人窦脱勒、敖伦,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士纳可、科兹洛夫,德国人费士勒、台裴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黄河源头进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在项立志、董在华率领下,对黄河河源进行了数月勘查。河源勘查队认定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雅合拉达合泽山是它的源头,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这一结果与前人考察结果不相吻合,在学术界引起争论,但黄河发源于约古宗列曲的说法广为流传。1978年,青海省邀请中央和地方有关科研专业人员,再次对黄河源头和扎陵、鄂陵两湖进行实地勘查,确认卡日曲为黄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学者杨联康徒步考察了黄河全程。他认为黄河最远源流是始于巴颜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长于约古宗列曲30.5千米,长于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认玛曲为黄河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树立了黄河源标志。


星宿海上源的三条支流分别是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于最北部,发源于查哈西拉山,河长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断流。约古宗列曲位于星宿海西,在三条上源中居中,发源于约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为宽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为卡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汇成宽约3米,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河,河流终年有水。约古宗列曲与卡日曲汇合成黄河源头最初的河道玛曲,然后注入星宿海。根据十万分之一航测地图测量,卡日曲比约古列宗曲长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积为3126平方千米,约古宗列曲流域面积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汇合处附近,测得卡日曲流量为6.3立方米/秒,测得约古宗列曲流量为2.5立方米/秒。据此1978年的黄河源头考察认定卡日曲为黄河正源。

黄河文明为畜牧之发端

黄河文明为畜牧之发端

上古黄河文明的开端,始于女娃开天辟地的传说,然后始有三皇、五帝而后进入各朝代。

所谓的三皇,即燧人氏、神农氏与伏羲氏,传说中,

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禽兽虫蛇之害;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罔罟,用来打鱼田猎;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教民稼穑。

就中国文明而言,伏羲氏为畜牧的鼻祖。这些传说中的古帝王,是否真有其人,不必多作追究,但是传说所反映的,是先民历史社会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从懂得用火,到建筑屋舍,乃至于渔猎、农耕两种不同生产方式的变迁。

黄河之历史地位

黄河之历史地位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黄河沿途流经的主要河段和名胜有:充满活力的上游河段--这一河段号称黄河水力资源的“富矿区”。

其中从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川峡相间,河床比降大,蕴藏著丰富的水力资源。规划利用落差超过1200米,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占全河的近50%。平均年发电量近600亿千瓦时。温柔缠绵的甯蒙河段--黄河在这里平静地流淌,灌溉著两岸的农田,造福当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

宁夏银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积广阔,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物产丰富,名贵中药枸杞和银川大米品质优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称。(枸杞照片)内蒙古河套平原十分干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这里“无水是荒漠,有水成绿洲”。黄河水给这里的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勇往直前的中游河段--陕晋峡谷,黄河在这里劈开万仞山,势如破竹,形成了黄河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河段。在这一河段有以下两个著名的地方:壶口瀑布--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龙门-流传“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源于此。这里水流湍急,相传鲤鱼如果能跳过龙门就可成龙。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对付出艰苦努力后到达理想境界的美好愿望,也激励著中华儿女顽强拼搏,奋斗不息。这里相传是大禹治水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又称禹门口。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演出了一幕幕壮丽辉煌的剧目,回报母亲河的养育之恩。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兰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西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著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每年中华民族都要在陕西桥山的黄帝陵祭祖,每年无数的人们都要去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寻根。黄河文明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中华民族象长流不息的滔滔黄河,奔向美好的未来。

黄河文明传承

黄河文明传承


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经过亙古不息的流淌,孕育出世界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根据山西省芮城县境内黄河东岸西侯度遗址发现的180万年前远古人类用过的石器,可以相信,早在180万年以前,黄河流域已有人类在活动了。西侯度出土了30余件石制品,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上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存中最早的代表。


西侯度文化中用动物骨角制造工具和用火的资料,不仅在黄河流域是最早的代表,在国内其他地区和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


——反映古猿人文化的有:


西侯度猿人文化


1961年于山西芮城西侯度发现的,距今150万年~180万年,为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文化。


蓝田猿人文化


1963年~1964年在陕西蓝田公王岭与陈家窝发现,其中公王岭猿人距今100万年~115万年,陈家窝猿人距今50万年~59万年。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猿人文化。


大荔猿人文化


1978年于陕西大荔甜水沟发现,距近30万年~50万年,为晚期猿人文化。


——反映古智人文化的有:


丁村古人文化


1954年~1976年于山西省襄汾县汾河东岸丁村发现,距今7万年~9万年,属于旧石器中期文化,为早期智人。


河套新人文化


1922年及1956年~1960年在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发现,距今3万年左右,为晚期智人。


——现代人是由新人直接进化而来的,分为4个阶段:


细石器文化


距今10000年~7000年,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年~3700年,按最早发现地点及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称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5000年,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中期称龙山文化,距今5000年~4100年,1928年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晚期称二里头文化,距今4100年~3700年,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文化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部浐河东岸半坡村,是黄河流域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仰韶文化的一种早期类型,距今约6000年。遗址总面积约5 万平方米,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1953年春,西安市在建设纺织城时发现,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获得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青铜器文化


距今3700年~2700年,可划分为三期:早期为二里岗文化,即郑州商城文化,距今3620年,为商代早期文化;中期为殷墟文化,即河南安阳小屯村文化,大致为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为商代晚期文化;晚期为岐山文化,即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都城文化遗址。


铁器文化


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春秋初期,如在河南新郑仓城发现的春秋铸铁遗址,在河南卫辉市固围村发现的战国墓葬遗址,在西安周围发现的西安隋唐都城文化遗址等。


中石器时代,是连结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或中间环节。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在陕西大荔县的沙苑地区发现15处遗留有打制的石片和石器的地点,共采集到3000余件标本。根据这些石器的特点,认为它们是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从而将其命名为我国的第一个中石器时代文化——沙苑文化。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中石器时代的特征是:社会经济生活以渔猎和采集为主,属于自然经济,还没有出现农业。在中石器时代,细石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狩猎和采集经济的发展。数十年来,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大量以细石器为主的文化遗存,不仅有可能填补我国新旧两大石器时代之间的缺环,而且还显示出我国中石器时代细石器工艺最发达的地区就是黄河流域。有的考古学家认为,正是在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细工艺传统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其后,才在黄河流域发展成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此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


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部分,是中华文明最浓缩的体现。王老道,中华民族从三皇五帝一直到夏、商、周,汉唐盛世,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政治、文化中心都在黄河流域。因而说黄河文明几乎是中华文明的同意语,但它又跟中华文明不完全一样,它应该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是浓缩的部分。


黄河流域介绍

黄河流域介绍

黄河全程5,464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河,长度仅次于长江。黄河起源于青海-西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最后流入渤海。黄河流域面积752,000平方公里,养育人口1.26亿人,占全国人口11.5%。

黄河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各段有它的地势、气候等环境特征。上游规划自源头至内蒙古的河口镇,高程由海拔4,500 米降至1,000米,流域面积384,0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之半。自甘肃省兰州市以上,河流由西往东,流域内地势崎岖,平地稀少,每年雨量处于 300-600毫米之间。虽然雨量并不丰富,但因人口稀薄,用水需求量不大,成为黄河水资源主要供应区。自兰州以下,河道转往北方,进入沙漠地区,雨量略减,流域面积也小,但途经青铜峡(宁夏)灌区和巴盟黄河(河套)灌区,这两地区的用水量极大。以黄河平均年流量581亿立方米计算,上游自兰州以上地段的流入量为323亿立方米,而采用量不过是18亿立方米,可是自兰州至河口镇地段,流入量为6亿立方米,而采用量占103立方米,是为黄河得益最大地区,也是从水资源考虑上“入-出”最不均衡的地段。

黄河中游设于河口镇至河南省的花园口之间,流域面积344,000平方公里,河道高程由海拔1000米降至400米。中游北段途经黄土高原,流域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为黄河流域的主要产沙区,每年产沙十多亿吨,详细情况下面再叙。中游南段的主要支流为汾河与渭河,两流域的气候与雨量都算优惠,自古以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文明昌盛,为古代中华文化与经济的发源地,赢得“中华文化摇篮”之称。

中游地区每年流入黄河水量有247亿立方米,而采用量不过是62亿立方米,该是“供超于求”的水资源区,但是它是产沙区,流入黄河泥沙很多,大部分水资源浪费于输沙出海的负担上。估计每年输沙用水需要200-240亿立方米,是目前黄河年出海流量323亿立方米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占地极小,只拥有两岸大堤以内的滩地和泰山北麓的高地。流域两旁地区人口密集,农业发达,对河水的需求量很大,目前年流入量为21亿立方米,而采用量达88亿立方米。随著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对水源供应的要求不断增加,黄河水资源不胜负担,如用水方法不作有效调整,预测在2000年黄河流域将每年缺水160亿立方米。

黄河下游水患频繁,近两百年来,破坏巨大的洪水灾害就有三次。1843 年黄河遇上“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于开封地段决堤,黄河因此改道,由以往从泰山南路出海河道(所谓“明清故道”)改从泰山北路入渤海湾,成为现有河道。之后于1933年,大堤延线54处出险,淹没田地11,000平方公里,使三百多万人流离失所。两年后,大堤又于山东决口,淹没田地12,000平方公里,受难灾民又达三百万人。

决堤灾难

今世纪黄河下游的最大洪峰出现于1958 年(为60年一遇洪水级),事后虽然两岸大堤安然无恙,但是大堤以内的滩地淹没面积很广,损失颇大。之后,在北金堤和东平湖两地建成分洪区,以防再次洪水侵袭。可是自六十年代以来,黄河流量偏低,幸运地渡过数次洪峰期,只是有警但无险,渐渐人们对洪水的警惕性消减,又随著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黄河水资源短缺的压力突出,把治河重点引渡至开发水资源上,而减少对防洪措施的投入。


黄河下游在近十余年枯水期间,因河道干涸,河水输沙力弱,河床淤积现象不断加剧,为以后洪水期埋下隐患。近年来虽然每年洪峰流量不大,但水位之高,年年创新记录,表明下游泄洪能力已不如往年。在六十年代建成的三门峡水库,现已淤满,不能承担防洪作用,于是目前又在三门峡下游的小浪底地点再建大坝,以此保证近二、三十年内下游两岸广大地区的安全。但这项工程虽然耗费极大,也只能为下游争取二十余年的安澜局面,不能改变黄河危害的根本问题。

黄河流域(包括下游两岸)的人口集中于中游和下游地段,估计于2000 年,流域人口将由八十年代的1.26亿人增至1.46亿人。如果人均每年粮食需求量为400公斤,每年粮食供应将超过5800万吨,粮食的供应和分配将为今后政策的主要考虑。目前投入农业的劳动力有4400万人,占总劳动力的80%,男女各半,但估计30-40%的劳动力是未得充分利用的。
农村贫困是个普遍现象。虽然下游各地农产最佳,但平均人产粮食不过是每年400 公斤,只能满足自给需求量﹔中、上游地段就降低至300公斤,所以黄河流域长期来需要输入粮食,处于受政府救济的区域。比如说,近年来国家每年对西北地区调入救济粮食250万吨,相当于进口粮食的四分之一,为数极大。西北地区站在一个生产落后的位置上,在经济开发上也就不能得到它应有的重视。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些方案是以低投资的方法来触发地区的经济潜力,改变黄河流域的落后面貌。

望 治 殷 切

望 治 殷 切

少 康 中 兴 万 民 欢,光 武 复 国 汉 祚 传,

箪 食 壶 浆 归 心 起,仁 义 王 师 百 姓 安,

民 心 望 治 一 肩 擔,太 平 共 享 兩 岸 繁,

國 強 民 富 昇 龍 首,遑 論 入 聯 易 與 難。

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奠基于王位由父子相承的制度上。这个制度的优点是继承者角色明确,政权易于稳定;但是,贤明父亲未必有贤明的儿子,不肖的继承者往往会为帝国及整个王族带来极大的危机。很不幸地,夏朝才开国不久,这种危机就很快地浮出台面。

启死后,由儿子太康继位,太康是一位不适任的君主,成天只知打猎享乐,不理政事,大臣们及老百姓都非常失望。有穷国的诸侯后羿,是东方诸侯的领袖,怀着袭夺天下的野心,于是趁着这个时机,攻占了夏朝的都城安邑,驱走太康,取得了政权。后羿是上古时代一位了不起的英雄,虽然个性粗暴,武艺却非常高强,尤其箭法冠绝天下,特别喜好打猎,却不能知人善任,缺乏政治的敏感能力。他的宠臣寒浞,是个诡计多端的人,善长逢迎,很得信赖,于是后羿事无大小都交给寒浞处理。事实上,寒浞野心也很大,一心想篡夺王位,于是千方百计买通后羿的家奴,谋杀了后羿。

当后羿叛变时,太康原先还期望诸侯能出兵帮助,想不到事到临头,诸侯竟都按兵不动;太康大失所望,眼看返回都城是没有希望了,只得逃到河南,由于怀抱著失国的悲痛,难以忍受流浪的辛苦,不久抑郁而终。太康的弟弟仲康继承王位,寒浞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即派兵追杀,仲康死,仲康的儿子相辗转逃亡到帝邱(今河南濮阳县)。寒浞早已抱定斩草除根的决心,绝不容许夏朝的王室后裔存在,又派人谋害相。相妻名缗,是有仍国诸侯的女儿,怀著遗腹子,轻装便服夹在逃亡的难民群中,经历千辛万苦,终于逃回了娘家,不久,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少康。

少康在外祖父家中,得到母亲和舅舅们的抚养,渐渐长大了,也知道父亲、祖父的遭遇,便立志报仇雪耻,恢复夏朝的王业。可是寒浞也得到了讯息,知道少康就是相的儿子,立即带领大军攻打有仍国。少康逃到有虞国,有虞国的诸侯伯思是舜的后裔,非常欣赏少康,把女儿嫁给他,把土地给了他,决心帮助少康复国。伯思赠送少康的这块土地叫做纶邑(今河南虞城县东南),仅仅「有田一成,有众一旅」,一成是指方圆十里的田地,一旅是指五百个壮丁。少康以纶邑做基地,一方面整军经武,安抚百姓,储备粮食,默察天下大势,研究攻防战略;另方面联络各地族众,分头招募忠贞志士,组织义军并加强训练。

长期的养尊处优,寒浞缺乏忧患意识,只知横征暴歛,为所欲为,弄得全国民众怨声载道。这时夏朝旧臣,纷纷投效少康,希望恢复故国;老百姓也渴望少康早日起兵,以拯救他们的苦难。少康手下的将领们更一致认为时机成熟了,应该在这个民心可用、士气高昂的时节,打起夏朝的正统旗帜,讨伐叛臣贼子。

少康在全体老百姓的期待下,向寒浞进军,果然义师一起,天下人心归向;义师所到之处,老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寒浞的政权,就在众叛亲离,争投义师的情况下,迅速土崩瓦解;于是僭窃五十余年的暴虐统治,终于宣告结束,夏朝的政权重新恢复,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少康中兴」。

河北唐县发现唐尧奇石 有望成为第五大奇石

太湖石

灵壁石

新华社石家庄1月30日专电(记者马书平):近日,在河北唐县境内的西北山区发现了我国北方罕见的唐尧奇石,据有关专家介绍,唐尧奇石的发现将丰富我国奇石家族,其独特而极高的观赏、使用和收藏价值,也将使今后我国园林建筑、装饰材料方面增添新的石材佳品。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开发出了四大奇石,即灵壁石、太湖石、昆石、英石,分别产于江苏、安徽等地,而唐尧奇石的发现将有望成为第五大奇石。


朝代历史

朝代历史

中华民族原居黄河流域之中部,当四千六百余年前新石器时代之末叶,黄帝建都有熊,被尊为中华民族共同之始祖,其臣仓颉创造文字,是时并已发明计时符号「干 支」,以及舟车、武器、货币、陶器等。

尧时发明一年为三百六十五天之历法,定节令以利农事;

舜时提倡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之教,奠立了中国之 伦常观念与道德基础。唐尧晚年(西元前二十二世纪之中叶),黄河氾滥成灾,史称「洪水时期」,中国工程师之鼻祖夏禹经十三年之艰苦奋斗,终于疏濬九河,治 平水患。

夏代传至夏桀,为中国历史最早之暴君,逮其晚年(西元前十八世纪中叶),黄河东南方之「诸侯」商汤起而推翻之。夏朝计传十七主, 凡四百二十二年为商所灭。

商代自从商汤建国后屡次迁都,国家时盛时衰。传到第十九主盘庚时,迁都于「殷」,始告安定,故商朝又称为殷朝。

殷朝从盘庚起再传 七世十一主,而至纣王,穷兵黩武,暴虐无道,复作炮烙之刑,遂引起全国人民与诸侯之怨愤。其时渭水流域之诸侯姬发,联合诸侯举兵讨伐,在殷都南方牧野地方 击溃之,纣王自焚而死。

商朝计传二十八主,凡六百四十年(西元前一七五一─前一一一一),为周所灭。

商代自从商汤建国后屡次迁都,国家时盛时衰。传到第十九主盘庚时,迁都于「殷」,始告安定,故商朝又称为殷朝。

殷朝从盘庚起再传 七世十一主,而至纣王,穷兵黩武,暴虐无道,复作炮烙之刑,遂引起全国人民与诸侯之怨愤。其时渭水流域之诸侯姬发,联合诸侯举兵讨伐,在殷都南方牧野地方 击溃之,纣王自焚而死。

商朝计传二十八主,凡六百四十年(西元前一七五一─前一一一一),为周所灭。

姬发即建立周朝,是为周武王,商汤伐桀与武王伐纣,均 为循民意以推翻暴政,史称「汤武革命」。商殷青铜器盛行,至今犹可看到商代遗留之铜器,型制繁备,制作绝精。在清光绪二十六年(西元一九○○年)至民国十 七年(西元一九二八年)间,

中国考古学者曾在河南省安阳县地下,发现「殷墟」,陆续掘出十万片甲骨文字及许多殷朝遗物。由此类直接实物史料中,可证明殷朝 已完全进入农业社会,国家形态已进入封建制度,社会组织已有大家庭制度与宗法观念。其文字在形状上虽与现代中国文字不同,但已具有中国文字形、音之一切基 本条件。
夏人起自黄河流域中部,商人起自黄河流域东部,周人起自黄河流域西部,夏商周史称「上古三代」,在此三代政权嬗递中,表示三种不同区域部族之大结合。

唐尧时代疆域形势图


帝舜


帝舜 (大舜,唐舜)


姓姚,名重华。尧帝的女婿,因建国于虞,故称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尧用之,使摄位三十年,后受禅为天子,都于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在位四十八年,舜每五年巡天下一次,其余时间让各地君长到京城朝见.舜将天下分为十二州,以河道确定各州的边界.舜在南巡中崩于苍梧之野。传位于禹。亦称为"大舜"。

帝尧



帝尧

帝喾次子,初封于陶,又封于唐,故有天下之号为陶唐氏。其号曰[尧],史称为唐尧。在位百年,有德政,常征求四岳的意见,而且设立谤木,让平民可以发表意见,设立多项政权组织,要求荐举贤人,加以任用,后让位于舜。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传说尧帝发明围棋

夏禹


夏代开国的君主。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


禹是中国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他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贵为天子,保持本色,亲近百姓,为民谋利.是帝国君主制度下的君主典范.

神农氏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五弦瑟,开始蜡祭和市场.自他以后中国进入农耕社会.